社会越来越专业化,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我国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不过是近20年的事。可以说,我们处在一个刚刚开始学习对社会、对经济进行专业化整合、管理的初级阶段。
常听到一些人感叹:“现在干什么都不容易!仗都越打越精,人都越来越鬼了。”这话提醒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:在当前充满竞争、越来越专业化的社会里,社会成员之间的生存竞争较量的是什么?是实力,是智慧高低、知识多少、专业能力和技巧的强与弱,说到底,比的是一种专业素质。
笔者是出版社的编辑,对编辑工作的变化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感触。第一代编辑面对的是相对落后的出版行业和总体文化水平、知识水平不高的读者,编辑等稿上门,工作重点多是放在加工、修改稿件上,在文字上精雕细琢,不愁书的印数与发行。他们多是文字加工高手,长时间与稿件打交道,甘为他人做嫁衣裳,默默奉献,甘当配角。第二代编辑则不同了,随着社会的发展,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,读者对书的内容的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分化、选择。编辑们开始舍弃整日字斟句酌地加工书稿的传统工作方式,把注意力转向有号召力的文学作家或专业技术作者的身上,编辑之间比的是谁具备发现“大家”的眼力和能争取到“大家”给自己写稿的能力。谁在这方面做得成功,谁的书就比较容易占领市场。所以第二代编辑在要求一定文字水平的基础上,更加强调发现、掌握一流作者的能力。为了高质量的“蛋”,必须能找到优良品种的“鸡”。工作性质也开始从封闭、被动、配角,向主动出击、参与策划的方向转变。从某种意义上看,编辑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高了,要求也提高了。第三代编辑则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。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、强大,高新技术手段在出版过程中的普及和应用(如计算机排版、现代化的通信和交通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等),加上当今社会多元化的观念和文化需求,使得第三代编辑在具备第一、二代编辑的专业能力的同时,目光已不再局限于作家群中的某一个人或几个人,从过去的“待米下锅”、“等鸡下蛋”转变为在极为广阔的作者范围内“选米下锅”、“教鸡下蛋”。业务触角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理区域或某一个学科领域,而是在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,全方位地、高效率地捕捉和采集文化学术信息,主动策划选题,设计出版工程,开辟市场或渠道,引导读者消费。一些高等学校还设立了编辑、出版发行专业,具备良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学士、硕士、博士等“科班”高学历者不断涌入业内,使出版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专业化人才之间的较量和竞争。编辑工作的专业技术含量大为扩展和增强。以图书编辑来说,不仅要改稿、发现好作者,而且从选题策划、成本核算、组稿、加工稿件、排版、校对、材料选用、印制装订、装帧设计、征订宣传、发行营销、储运结款、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都要介入,做到心中有数。有些环节的工作还要精通。编辑越来越成为出版行业的主角、核心。编辑的专业能力强与弱、水平高与低,越来越对出版项目的成功与失败起着决定性作用。
这些也许并不能全面、如实地反映编辑及其工作的全部变化和发展,但它还是能够说明一定问题。社会越是进步、科技越是发达、行业越是发展,其专业化标准越是精细、专业化程度越是深入、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是讲究。从生存竞争角度看,谁具备的专业素质好或专业技能多,谁就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,谁就容易谋得生存位置,获得发展。优胜劣汰,强者成功。面对越来越专业化的社会发展趋势,躲避和等待不是办法,那样做只会被社会所淘汰。只有积极进取,主动适应,选准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,加强专业学习和实践,实实在在地增强自身专业素质,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并有效地把它们发挥出来,才有可能跟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脚步,成为专业化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。